工作动态

花樽与花
作者:程小桓    文章来源: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16年10月09日 14:16

       暑假的校园,空空荡荡。

       薄薄晨雾笼罩的南华园,安静得只剩下清脆鸟鸣。在路上偶尔看见环卫工,仍一丝不苟地打扫,保持校园干净的环境。多年以后,我一定还会记得让自己迅速成长的这个夏天。留在学校的孤独,被坚守各自岗位的后勤人员冲淡,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会被他们所温暖。

    第一次来到衡阳的时候,我没想到这两年会过得这么快。在新校区漂亮的操场,四肢不协调的我和健美操死磕;已经被拆除的那条街,曾熙熙攘攘,那里有好吃的手抓饼和热心肠的老乡叔叔;上课快迟到的人成群结队,缓缓爬过那“黄土高坡”,那一年也就单纯无忧地缓缓过去。再后来,老校区北校操场的晨跑,和宿管阿姨的熟识,看过四季变化的南华园,也看过来来往往的人群,有些身影越来越熟悉,而有些人,就此渐渐淡出视线,再难遇见。

       人和人之间的际遇,最令人称奇,也最让我感动。大二下学期,因缘际会,成为后勤服务中心的通讯员,开始慢慢接触这个部门的老师,逐渐了解这个部门,看到了他们的认真负责,心底被温暖与亲切所包围。

        五一放假前,后勤服务中心的老师去到各个学院、教学楼、宿舍、食堂检查水、电、安全措施等,一丝不苟地询问食堂管理人员有关事项;查漏补缺,能立马解决的就打电话找专门的人员进行维修,暂时无法解决的,就赶紧记录下来。我跟着他们,花了将近一个上午的时间,几乎走遍全校,路过烈日炎炎,也跟着爬上八楼的宿舍。位高者更显谦和,在安全检查期间,他们多次询问我作为学生的意见,耐心聆听,真诚地想要了解到学生的想法。对我亲切的笑容是发自内心,看见消防器材有问题时的责备与紧张不是伪装,在路边看见垃圾弯腰拾起的瞬间特别自然,那些时候,我真的特别动容。学校的环境卫生与后勤工作,由他们保障,能安心。

       我曾参加后勤每两周一次的义务劳动,在一教广场,在学校的各个角落,后勤的党员干部、领导老师以及各学院的监督员挽起衣袖,拿着清扫工具,保持学校干净的环境。五月的衡阳已经炎热,他们没有任何架子,每一个人都毫不例外地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,尽管力量不大,但足以燃起过路人心中的光亮。

       后勤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早已步入正轨,但这个部门并未就此满足,在新媒体日渐盛行的今天,他们也准备打造属于后勤的公众号,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有幸参与其中,在杨老师的指导下,从无到有,一起讨论公众号的相关事宜,一起设计模板,一起学习并不熟悉的软件,熬过夜,写过文案,咨询外校技术人员,相互鼓励过,不断修改完善,花了将近一个暑假的时间,终于全部完成。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,杨老师对我们每次的询问都会耐心回答,寻找相关资料,给了很多很多的帮助。所有的善意与相信,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都是莫大的安慰,在这条路走完的时候,突然回头看,全都变成了感动与难忘。

       你看到的,只是干净的校园,那只是已经完成后的展示,那都是想被关注到的成果。你从来不知道,南华广场的整洁,南华园的绿草如茵,香樟路的漂亮,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转,都是如何被产生。你看不到那些美景与舒适背后,兢兢业业的后勤老师,你看不到他们为校园环境忧心皱眉的瞬间,看不到他们想解决办法的焦灼,看不到他们藏在背后的付出。如食堂液晶显示屏上所说,“后勤饭里有爱”,他们对全校师生的爱,隐于小事,隐于被你忽略的瞬间。

       这样的关系,如何不是类似于花樽与花?他们心甘情愿的成为花樽,只为让生活在其中的花尽情舒展,用最舒适地方式绽放最美好的自己。给我们最安心的生活与环境保障,让我们尽心完成青春最后的梦,少留遗憾。

       南华园惬意看晚霞,东门口各式小吃和奶茶,晚饭后纳凉星夜下,萤火虫微风弯月牙。

       日子总快的不像话,我们一天一天地长大。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,只能再看两次五教前的荷花枯荣,也只能再期待两次不飘雪的圣诞。

       我们共同度过这四年,和身边好友,和老师,和学校亘古不变的建筑,和树和草也和秋日甜糯的桂花香,我们看过美丽的春夏秋冬,留下如此美好的青春回忆。我们一挥手,你们就告别成一道风景。

       花朵会因为花樽增添姿色,也会永远感谢它的笃定与无悔付出,而我们,也一样。

  • 上一条:后勤服务中心召开中南、江南、南航三所大学考察调研汇报会
  • 下一条:中秋食堂赠送酥薄月给学生 月圆爱心浓
  • 责任编辑:hqc02 
    Copyright © 2020  南华大学后勤服务中心 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