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堂是学生就餐的场所,干净整洁是每一个前去就餐的人所期望见到的。维护食堂环境整洁,不止是清洁阿姨的职责,也是每个就餐者的责任。
学校为改善学生就餐环境,食堂也能更好的利用人力资源,一直在倡导餐具自收,然而,收到的效果在新老校区之间却形成强烈的反差。在新校区的学生食堂,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就餐完后主动倒掉食物,并将碗筷分类放到指定位置;而在本部,恰恰相反,鲜有学生会主动如此,尤其是在北校学生食堂,每到就餐高峰期,大量学生涌入食堂,打饭就餐后就离开了,只留下餐桌一片狼藉,清洁阿姨有时忙不过来,没有及时清理,便会使后来的学生端着饭碗找不到干净餐桌的窘况。
每年大一升大二的学生,都会从新校区搬到老校区,成为本部的一员,然而,他们在新校区养成的良好就餐习惯在本部竟被同化,初期的他们还会秉承自收餐具的好习惯,到后来就没有了,而食堂竟也慢慢放弃了有指定放碗筷的地方了。“我们以前在食堂大厅贴过‘请把餐具放回指定位置’的标语,但是同学们并没有放在心上,也没有这么做,甚至是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样的提示。”食堂工作者说道。
为何在新老校区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?为何新生到了本部会被同化?我们应该意识到,实行餐具分门别类自助回收,既能节约人力资源,维持食堂卫生整洁,也是自我素质的体现。新老校区的差异表明校方对于这一措施的实施是正确的,然而却将力度放在了新校区,而忽视了老校区,致此,老校区并没有餐具自收的自觉及氛围,学生甚至没有形成这种意识,导致同是学生食堂,却有两副面孔。因此,学校在建设新校区的同时,不要忽视老校区的维护,在学生中做好宣传教育工作,创建新老校区共同发展的和谐校园。